1892年,清政府在青島灣興建碼頭兩座 。1901年,青島始建大港。1976年,青島港開始第一次集裝箱業務。1992年初,青島港開通第一條國際航運干線,?康谝凰业谌b箱船。2002年2月24日,青島港開通至西亞國際集裝箱航線。
據2004年綜合相關信息顯示,青島港港口水域面積420平方千米,青島港分大港港區、中港港區、黃島油港港區和前灣港港區四大部分。青島港業務覆蓋山東,輻射沿黃,直達中亞地區。截至2011年,青島港擁有18座碼頭、69個泊位。截至2018年底,青島港有集裝箱航線160多條。2019年,青島港貨物吞吐量突破5.15億噸,同比增長6.1%,集裝箱吞吐量2101萬TEU,同比增長8.8%;實現營業收入121.64億元,同比增長3.6%;歸屬于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37.90億元,同比增長5.5%。
明永樂十三年(1415年),罷膠萊運河,但該運河南段仍通航,由陸路轉至登州。此時,板橋鎮港口的地位被塔埠頭取代。明廷批準許鋌《地方事宜議》奏折后,青島口、女姑口、金口等港逐漸興起,成為海上通商港口。
清代,青島地區的海港設施有所改善。清政府雖實行“海禁”,但時緊時松。乾隆年間(1711年-1799年),金口港出現“通四海、達三江”的繁榮景象。但由于實行閉關鎖國政策,青島港發展緩慢。
光緒十七年(1891年)6月,青島建置后,開始建造前海棧橋鐵碼頭和總兵衙門前方的小石基碼頭,亦稱衙門橋,供兵員上下及裝卸軍需品。
清光緒十八年(1892年),清政府在青島灣興建碼頭兩座 。
清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4月,德國撥款修筑青島港。
清光緒二十七年(1901年)春,青島小港碼頭于竣工,并始建大港。
民國三年(1914年),日德戰爭期間,青島港遭到破壞。
1976年,青島港開始第一次集裝箱業務。
1980年,青島港在第三裝卸作業區設立集裝箱業務科,將六號碼頭42泊位辟為專門作業場地,使用岸線162米,國際集裝箱堆場面積6800平方米、國內集裝箱堆場面積2500平方米。
1983年8月6日,青島港撤銷集裝箱業務科,成立青島港務管理局集裝箱公司。
1985年,青島港八號碼頭建成投產,青島港集裝箱裝卸作業由六號碼頭42泊位遷至八號碼頭52泊位,作為集裝箱作業專用泊位。
1987年,青島港擁有第一臺集裝箱裝卸橋和兩條支線航線。
1988年,青島港在52泊位完成集裝箱吞吐量8.6萬標準箱,超過52泊位5萬標準箱設計通過能力。
1991年,青島港將老港區黃金泊位中岸線長300米、吃水13米、后方堆場寬闊、鐵路運輸暢通、碼頭結構狀況良好的47號泊位,改造成為集裝箱專用泊位。
1992年初,青島港開通第一條國際航運干線,?康谝凰业谌b箱船。
1996年4月1日,青島港集裝箱運輸EDI(電子數據交換)系統正式開通。
1997年,青島港建成沿海港口信息中心。
1996年4月,青島港建成3000噸的集裝箱冷庫。
1998年10月11日,青島港聯合京唐港、山東海豐公司,正式開通環渤海灣集裝箱公共內支線。11月18日,開通青島至新西蘭直達干線。
1999年,青島港相繼舉行臺灣至華東、華北集裝箱班輪航線,中國—澳大利亞國際集裝箱班輪航線及遠東至歐洲集裝箱班輪航線首航儀式。
2000年7月1日,青島港舉行首航地中海儀式。
2002年2月24日,青島港開通至西亞國際集裝箱航線 。
2016年以來,青島港董家口港區通用碼頭、45萬噸原油碼頭等6個碼頭10個泊位正式投產。
2017年5月11日,青島港全自動化集裝箱碼頭一期工程投入商業運營。
2019年11月28日,青島港全自動化碼頭(二期)投產運營。
青島港位于山東半島南岸的膠州灣內,地理坐標為東經120°19′05″,北緯36°04′。據2004年綜合相關信息顯示,青島港水域面積420平方千米,青島港分大港港區、中港港區、黃島油港港區和前灣港港區四大部分。青島港業務覆蓋山東,輻射沿黃,直達中亞地區。
青島港港界分水域和陸域兩部分。水域:自太平角起至象嘴止,自孤山角起至黃山嘴止,自黃山嘴起至顯浪嘴止,自顯浪嘴起至腳子石嘴止,各引一直線,四連線內水域為水上港界。同時,團島嘴至腳子石嘴引一直線,為內外港界,線東為外港,線西為內港。陸域:自小港南防波堤尖端起,沿小港西側岸線經菏澤路、莘縣路及小港沿一路至小港北防波堤根,再沿中港岸線經新疆路至大港入口通路,向東北方向伸延,順鐵路線至五號炮臺舊址鐵路橋洞,轉向西北,沿國棉一、二廠及青島發電廠岸線直至孤山角鐵路橋洞止。
風況:青島港夏季多南風及東南風,冬季多北風及西北風。每年大于7級以上大風天約8天;臺風每年約發生1-2次,對港口影響甚小。
降水:青島港年平均降水量為755.6毫米,6-8月降雨最多,占全年的70%。
霧況:年平均霧日51.6天,每年4-7月為最多,對航運、生產影響不大。
氣溫:青島港年平均氣溫為12.1℃,極端最高氣溫35.4℃,極端最低氣溫-16℃。
潮汐:青島港為正規半日潮型,平均高潮位3.85米,平均低潮位1.08米,最高高潮位5.36米,最低低潮位0.70米。
潮流:青島港屬半日潮流,總的特點是漲潮流速大于落潮流速,漲潮歷時小于落潮歷時,潮流基本屬于往復流,最大流速方向同海岸平行。前灣最大漲潮流速0.51米/秒,最大落潮流速0.33米/秒。
青島港最大潮差4.50米,最小潮差0.25米。港闊水深,不淤不凍。波浪:膠州灣波浪主要為灣內小風區波浪及外海波浪經灣口的折射波、繞射波。